宋斌博士说“儒”

宋斌博士说"儒"
This post was published on the now-closed HuffPost Contributor platform. Contributors control their own work and posted freely to our site. If you need to flag this entry as abusive, send us an email.

介绍:宋斌,儒家学者,哲学博士,宗教学博士候选。波士顿大学儒学社主席,《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 Post)儒学专栏作家,中国四川天立国际书院中国传统文化顾问。

标题: 说“儒”

1,英文“Confucianism”的历史

(1)‘Confucianism’ 一词于十九世纪由基督教传教士所创。

(2)它基本上是一个错误的名称,因为:尽管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文献中儒者们偶尔用“孔门”“孔教”来称呼自己的传统,但绝大多数时候,“儒”“儒学”“儒家”“儒教”“儒术”是更为标准的作为儒传统自我认同的名称。

(3)分清“孔教”与“儒教”的区别是认识儒传统之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15.36子曰:“當仁,不讓於師。”(《论语》)

2, “儒”在孔子之前的含义

(1) 儒,掌握“礼”的专业人士。

“礼”的丰富内涵:交往礼节、平民仪式、宗教仪式、政治制度、典章法规、科学技术等,一言蔽之:文化代码(cultural codes)。

(2) “儒”的多重所支指:舞者,音乐家、礼仪主持人、占卜者、教师、医生等。

(3) 西周中后期,随着政治形势变化,儒的社会阶层出现分化,出现了以儒术讨生活的“小人儒”。

3,孔子对在他之前就存在的儒传统的贡献

(1)以“仁”实“礼”,哲学上奠定好的“礼”的标准:好的“礼”必须根植于人之真性情,并促进社会的总体和谐。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6.13子謂子夏曰:“女爲君子儒!無爲小人儒!” (《論語》)

(2)整理、注释、论述儒传统之典籍(六经),从而为儒传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 孔子弟子以“儒”自命之原因

(1)孔子述而不作,无意分门别派。

(2)孔子没后,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在争鸣的氛围中,非儒者有之,立儒者有之。故“儒”的命名实际上是在百家争鸣的氛围中孔子的追随者用来自我认同的标签。

孟子曰:「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歸,斯受之而已矣。今之與楊墨辯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從而招之。」

墨子:“非儒”,莊子:“大儒小儒”,荀子:“儒效”,禮記:“儒行”。

5, “儒”代表了儒教的理想。

(1)“柔”:通过教育、自我修养、对“礼”的持续修行,儒教希望人远离荒蛮、远离兽性,成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他人和谐发展的有文明之人。儒教根本上是一种“文明密码”,创造与维持高端文明为其核心祈向。

(2)“濡”:文化的目的是促进全体人类之和谐共生,故“礼”的制定与实行务必符合孔子所表述之标准:仁以实礼,文明濡身。

(3)在这个意义上,儒家理想是普遍的,中文语汇中,即使某个人跟“孔子”没有任何关系,只要在特定文化背景中他是一个有德性、有知识的人,都可以被称作是“儒”。如利玛窦在了解的“儒”的宽泛内涵后,就称自己为“西儒。”

6,用英文写作的学者中,明确认为“Confucianism”是错误的名称的,有: Julia Ching, Xinzhong Yao. 在写作中用“Ruism”来代替 “Confucianism”有: Bryan Van Norden, Robert Eno, Manyul Im, and David Elstein.

7, 进一步的讨论可参见:http://warpweftandway.com/should-instead-confucianism/ and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onfucian.friends/permalink/1572552629424025/, 其中有很多英文的学术资料可参考。

8, 本视频的英文版,请点击

Popular in the Community

Close

What's Hot